1 概况
前凉(320 年-376 年)是十六国政权之一。都姑臧(今甘肃武威)。301 年,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313 年封西平公,课农桑、立学校,多所建树。又铸五铢钱,全境通行。314 年张轨病死,其子张寔袭位。西晋灭亡后,仍然据守凉州,使用司马邺(晋愍帝)的建兴年号,成为割据政权。
320 年,张茂改元永元,前凉遂彻底成为独立政权。
345 年,张寔子张骏称凉王,都姑臧,以所在地凉州为国号“凉”,史称“前凉”,以别于其他以“凉”为国号的政权。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期,前凉极盛。353 年张重华病死,宗室内乱不止,国势大衰。
前凉极盛之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宁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史载“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张天锡时已失去甘肃南部。
376 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十三万步骑大举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
1.1 张轨时期
张轨(255 年-314 年),字士彦,雍州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安定张氏,当时为凉州大族。西汉常山王张耳曾被西楚霸王封为常山王,后来被汉太祖封为赵王的十七世孙。张轨祖父张烈为曹魏外黄县令,父亲张温为太官令为少府属官,掌宫廷膳食、酒果等,母亲为陇西辛氏。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奠定者,张寔、张茂皆为其子。314 年去世,晋谥曰武公。至其曾孙张祚时,被追谥为武王,庙号太祖。
张轨与西晋时期入朝,历任太子舍人由卫将军杨珧征兆。杨珧在 291 年的贾南风政变中被杀、尚书郎、太子洗马、太子中庶子、散骑常侍,征西将军司马。291 年,八王之乱开始,张轨请求调任凉州,在朝中官员的支持之下,张轨于永宁元年(301 年)被任命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张轨到任后,使立刻领兵击败当时在凉州叛乱的鲜卑族,又消灭横行当地的盗贼,斩首万多人,从此威震西土,亦安定了凉州。张轨任用有才干的凉州大姓如宋配、阴充、氾瑗和阴澹为股肱谋主,共同治理凉州。他又劝农桑,立学校,又设与州别驾同等的崇文祭酒、春秋行乡射之礼,在凉州大行教化。
永兴二年(305 年),鲜卑若罗拔能侵袭凉州,张轨派司马宋配讨伐,最终斩杀若罗拔能,并俘据十多万人,因而声名大振。晋惠帝亦因此加张轨安西将军,封安乐乡侯,邑千户。同时又大修凉州治所姑臧今甘肃武威市。此时,东羌校尉韩稚杀害秦州刺史张辅,张轨少府司马杨胤主张讨伐韩稚,亦劝张轨效法齐桓公主持地方,对韩稚擅杀刺史的行为予以严惩。张轨于是命中督护领二万兵讨伐,并先写信给韩稚劝降。韩稚拉到书信后就向张轨投降。张轨报告南阳王司马模后,司马模十分高兴,并将皇帝赐的剑送给张轨,并将陇西地区交给张轨管理。
张轨始终对西晋表示忠诚,以维系民心。如太安三年(304 年)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到洛阳讨伐掌权的司马乂,张轨亦曾派三千兵支援朝廷。永嘉二年(308 年),刘渊部将王弥进攻洛阳,张轨派北宫纯、张纂、马鲂和阴濬等领兵入卫洛阳,北宫纯及后派百多名勇士突击王弥军,协助朝廷击退王弥。不久北宫纯在河东击败刘渊儿子刘聪,晋怀帝于是诏封张轨为西平郡公,但张辞让。西晋自八王之乱起,天下大乱,各州都不再向西晋朝廷赋贡,亦惟有张轨贡献不绝。
永嘉二年(308 年),张轨因患风搐而不能说话,命儿子张茂代管凉州。张越是凉州大族,听说有预言说张氏会兴盛凉州,自以为自己就是预言中的张氏,于是不惜放下梁州刺史的职务告病回凉州,更与兄长酒泉太守张镇等人合谋要除去张轨。张越兄弟意图以秦州刺史贾龛取代张轨,于是派密使到洛阳请尚书侍郎曹祛任西平太守,作为援助。张轨别驾麹晁亦意图借机弄权,派使者到长安告诉司马模,说张轨已病得不再能继续行使刺史职权,要求以贾龛代替张轨。贾龛原打算应命,但被兄长劝止。
张镇和曹祛知道贾龛拒绝应命后,再上表请求新派刺史,但未上呈就已率先以军司杜耽代领州事,让杜耽支持并表张越为新任刺史。张轨见此,打算退避,想要回到曾经隐居的宜阳,但长史王融和参军孟畅接到张镇等人以杜耽代理凉州的檄命后并不服气,决意支持张轨,于是领兵戒严,又命刚从洛阳回来的张轨长子张寔为中督护,领兵讨伐张镇。同时又派张镇甥子令狐亚游说张镇。最终张镇听从,哭着说受了误导,将事情都推给功曹鲁连,更将鲁连杀死向张寔请罪。张寔及后攻打曹祛,曹祛逃走。在王融举兵同时,武威太守张琠亦派儿子张坦到洛阳上表支持张轨;而治中杨澹亦到长安向司马模控诉张轨被诬,令司马模上表停止选调新任刺史。张坦到洛阳后,晋怀帝慰劳张轨,又下令诛杀曹祛。张轨知道后十分高兴,又命张寔领兵三万讨伐曹祛,最终将曹祛击败并杀死。
张轨及后命治中张阆送五千义兵和大量物资到洛阳。永嘉五年(311 年)光禄大夫傅祗和太常挚虞及后写信给张轨说洛阳物资缺乏,张轨又立刻派参军杜励进献五百匹马和毡布三万匹。晋怀帝于是进拜张轨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封霸城侯,并进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但使者还未到,王弥就再次进逼洛阳,张轨派将军张斐、北宫纯洛阳陷落以后,北宫纯追随南阳王司马模转守长安,长安失守后转至下邽。最终司马模被击败投降,北宫纯投降前赵,后在靳准之乱中被杀和郭敷等率五千名精锐骑兵保卫洛阳,但洛阳最终都被汉国大将刘曜攻克。
天下大乱,唯有凉州为西晋尽忠,保卫洛阳与长安。怀帝永嘉年间长安城里,一首歌谣广为流传: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此数年后,关中百姓惨遭屠杀,血流成河,而偏隅西北的凉州却成了当时北中国惟一安全地区。长安谣日: “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及汉兵覆关中,因、羌掠陇右,雍、秦之民,死者什八九,独凉州安全。(《资治通鉴》晋纪十二)
永嘉之乱(311 年)后,洛阳和长安两大重镇都先后被汉国军队攻陷,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很多百姓流入凉州避难,张轨在姑臧西北置武兴郡;又分西平郡(今青海西宁市)界置晋兴郡以收容流民。同时,张轨亦继续支持西晋,晋怀帝被掳到平阳后,张轨曾打算倾一州之力进攻平阳。不久秦王司马邺入关,张轨又派兵支持。次年司马邺被拥立为皇太子,张轨获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张轨辞让。同时张轨又协助消灭在附近地区叛乱的势力,如秦州刺史裴苞、西平郡的麹恪、鞠儒等。司马邺及后再度任命,但张轨亦再次辞让。
永嘉七年(313 年),晋怀帝被杀,司马邺继位为晋愍帝,并升张轨为司空,张轨再辞让。同时又听从索辅的建议,复铸五铢钱,恢复境内的钱币流通,大大便利了当地人的生活,不必再以布匹作货币。同时,刘曜进逼长安,张轨又派参军麹陶领三千兵入卫长安。
建兴二年(314 年),晋愍帝任命张轨为侍中、太尉、凉州牧,封西平公,但张轨仍然辞让。五月己丑日,张轨病死,享年六十岁,谥曰武公。张轨的亲信部下及后拥立张轨长子张寔继任了凉州牧之职。
1.2 张寔时期
建兴二年(314 年),张轨去世,长史张玺等人表张寔代行张轨官位。晋愍帝及后下诏授予张寔持节都督凉州诸军事、西中郎将、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封西平公。张寔接掌凉州后鼓励谏言,当面进谏的赏布帛;书面进谏的赏竹器;在坊间论政的赏羊和米。另又听从贼曹佐隗瑾所言设立谏官,处理大小事务时都与部属们讨论,广纳众言,从而鼓励吏民进言。
建兴四年(316 年),前赵将领刘曜率军逼近长安,张寔派王该率兵救援,晋愍帝于是加授张寔都督陕西诸军事。同年晋愍帝被围困被逼投降,降前下诏进张寔为大都督、凉州牧、侍中、司空,承制行事。张寔受诏后以愍帝被俘为由辞让。及后晋愍帝遇害的消息传至凉州,南阳王司马保却图谋称帝,张寔则支持在江东的司马睿,并在建兴六年(318 年)派牙门蔡忠上表劝进。同年,司马睿即位为帝,即晋元帝。
建兴七年(319 年),司马保自称晋王,置百官并改年号,又以张寔为征西大将军、仪同三司,增食邑三千户。但不久司马保就因部将陈安叛变而陷险境,张寔先后派兵协助。次年(320 年),司马保因刘曜逼近而迁至桑城今甘中肃临洮县附近,并意图到凉州避难,但张寔考虑到司马保宗室的身份,若果到凉州肯定会对当地人心有所影响,于是派将领阴监派兵迎接司马保,声称是保卫,其实是想阻止他前来。不久,司马保被其部将张春所杀,余众离散并有万多人逃至凉州,张寔至此自恃凉州险远,颇为骄傲放纵。
当时天梯山上有一个叫刘弘的人,因为法术而有上千信众,连张寔身边的人都有其信众。当时帐下阎涉及牙门赵卬都是刘弘同乡,而刘弘向阎涉说:“上天赐我神玺,要我治理凉州。”二人深信不疑,于是秘密联结张寔身边十多人,意图行刺张寔,奉刘弘为主。张寔已经从张茂口中得知这图谋,于是派了牙门将史初收捕刘弘,但阎涉等人不知道,依计众人怀刀而入,在外寝杀死张寔。刘弘见史初来,还说:“使君已经死了,还杀我做什么!”史初愤怒,割了他的舌头然后囚禁,及后张茂更施车裂之刑,阎涉及其党羽数百人亦被诛杀。享年五十岁。私谥为昭公,晋元帝则赐谥号元公。张祚称帝时以张寔为昭王。张寔死后,因儿子张骏年幼,由弟弟张茂继位。
1.3 张茂时期
建兴八年(320 年),张寔被部下所杀,因其子骏年幼,张茂就代摄其位,杀刘弘数百名同党。时凉州府推举张茂为大都督、太尉、凉州牧,但张茂不肯受,只以使持节平西将军、凉州牧职位,又以张寔子张骏为抚军将军、武威太守、西平公。
建兴十年(322 年),张茂派韩璞率兵占领陇西南安郡境,并在当地置秦州。建兴十一年(323 年),前赵刘曜派部将刘咸攻冀城,呼延晏攻桑壁,时临洮人翟楷及石琮等又驱逐其地方官员响应刘曜,刘曜本人更发兵二十八万五千人沿黄河列阵百多里,张茂设在黄河沿岸守戍的军队望风奔逃,刘曜更声言面率大军渡河,直攻姑臧,遂震动河西。张茂听从参军马岌所言出屯姑臧城东的石头,在听参军陈珍分析刘曜其实不会尽力攻凉后,便派陈珍出兵救援在冀城的韩璞。刘曜亦自知其强大的兵力有三分之二是因为人们怯于其声威而来,主力军队已经相当疲累,难以渡河进攻,于是一直按兵不动,想用声威胁服张茂。张茂最终派使者向前赵称藩,进献大量物品,刘则授张茂使持节、假黄钺、侍中、都督凉南北秦梁益巴汉陇右西域杂夷匈奴诸军事、太师、领大司马、凉州牧、领西域大都护、护氐羌校尉。封凉王。
建兴十二年(324 年)张茂病死,享年四十八岁。前凉私下为张茂上谥号成公,刘曜则遣使赠太宰,谥成烈王。后来张祚称帝,追尊张茂为成王,庙号太宗。张茂临终时交代张骏“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因张茂无子,张骏就被推举继位。
1.4 张骏时期
张骏继位时,守枹罕的凉州将领辛晏据城反对张骏,不服其统治。张骏打算讨伐但为从事刘庆劝止,而翌年辛晏也向张骏投降,收服了河南之地。建兴十五年(327 年),张骏听闻前赵军队败于后赵,于是除去前赵所授的官爵,用回晋朝的官爵,并派兵进攻前赵秦州。可时前凉军败于前赵南阳王刘胤所率的军队,刘胤更乘胜渡过黄河,攻陷令居并杀二万多人,又进占振武,震动河西,张骏派皇甫该前往防御。金城太守张阆及枹罕护军辛晏都向前赵投降,河南之地复失。建兴十七年(329 年),前赵亡于后赵,张骏于次年就乘机重夺河南地,进军至狄道,置武街、石门、侯和、漒川及甘松五屯护军。不久,后赵派了鸿胪孟毅授予张骏征西大将军、凉州牧,但张骏耻于为后赵之臣,不接受并留下孟毅。但不久就因畏惧后赵强大而向其称臣,送还孟毅。东晋朝廷也进张骏镇西大将军,仍授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并封西平公,诏命于建兴二十一年(333 年)到达前凉,张骏接受任命,派王丰等人陈谢并上疏称臣,但仍然用建兴年号,不用东晋年号。次年东晋又进张骏为大将军,此后晋凉每年都有使者往来。
张骏又曾派将领杨宣率兵进攻龟兹及鄯善,终令西域诸国都归附前凉,焉耆前部王及于寘王都派人进贡。也曾上疏晋廷请求配合司空郗鉴及征西将军庾亮进行北伐。
西域长史李柏败于不肯服从张骏的戊己校尉赵贞,有人认为是李柏自设计谋导致失败,请张骏诛杀他,然而张骏终免李柏一死,更得众人欢心。张骏也改易原本犯下死罪者的亲属不得留在朝中的律令,只是限制他们不能参与宿卫,于是令前凉刑法清明,国家富强,群僚更于建兴二十年(332 年)劝张骏称“凉王”,自领秦凉二州牧,置公卿百官。虽然张骏严词拒绝,但其实前凉境内都用凉王去称呼张骏。后张骏更努力改变自己,勤于庶政,统掌凉州文武事务,治绩不错,得四方称颂,叫他做“积贤君”。而凉州自晋末以来连年都有战事,至张骏在位时渐见平稳安定。建兴二十七年(339 年),张骏又设辟雍、明堂以行礼教。
张骏攻西域后,在凉州西界划出设沙州,又将凉州东界划出设河州,时属官们都称臣。张骏亦在姑臧附近增筑新城,又修建用金玉和五色画装饰的谦光殿,极尽珍贵精巧,其四面都各建一殿,四季各居一殿。他又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督摄凉沙河三州,设六佾之舞,设天子的豹尾车,所设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谒者等官职官号都模仿晋朝体系,只是稍稍改了名字。
建兴三十四年(346 年),张骏去世,享年四十岁,前凉私谥为文公,晋廷则赐谥号忠成,赠大司马,归葬大陵。其子张祚称帝时,追尊为文王,庙号世祖。
1.5 张重华时期
建兴三十四年(346 年),张骏去世,凉州官属推张重华为使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袭爵西平公,假凉王。张重华即位后减轻赋敛,免除关税,减省园囿,以抚恤贫穷者。
同年后赵派麻秋、王擢等侵凉,金城太守张冲降赵,凉州震动。时张重华派了征南将军裴恒抵抗,裴恒却在广武防守,久久不战。司马张耽就向张重华推荐由谢艾领兵,认为必能抵御并消灭外敌。于是张重华任用谢艾抵抗,终大破赵军,杀五千人。谢艾因功获封福禄伯。
翌年,后赵再派石宁领二万兵作为麻秋后援,凉将 宋秦 率二万户投降后赵。张重华再度起用谢艾,命其率三万步骑进军临河,又破赵军,斩杀赵将杜勋、汲鱼,一万三千人被俘或阵亡。
不久,石宁联合麻秋等率十二万兵进屯河南,再度进攻,张重华想要亲自出击,但为谢艾及索遐所劝止,遂派二人率兵二万抵抗。时后赵将孙伏都、刘浑率步骑二万增援麻秋,众人渡过黄河并屯于长最。谢艾等进军至神鸟,击败王擢前锋,令其退回黄河以南,接着就进攻长最,再败赵军,麻秋等退还金城。石虎闻麻秋战败,也叹息道:“我以偏师就平定了九个州,现在用九个州的力量却在枹罕寸步难行,真是对方有能人,还不可以谋取呀。”不过,麻秋随后击败了张瑁,枹罕护军李逵降赵,于是河南地区羌、氐族人都附赵。
建兴三十五年(347 年),东晋派侍御史俞归到凉州,授予张重华假节、侍中、大都督、督陇右关中诸军事、护羌校尉、大将军、凉州刺史,封西平公。俞归到凉时,时张重华想称凉王,故未受诏,更命亲信沈猛向俞归表示,但为俞归拒绝,并言:“今天你的主公刚刚继位就要称王,若果率领河右部众平定东方的胡、羯,修复晋朝帝陵及宗庙,迎天子还都洛阳,还有什么可以嘉奖呀?”张重华于是不图称王。
建兴四十年(352 年),因后赵国乱,苻健乘时于关中建立前秦,时任后赵西中郎将的王擢向东晋请降,获授征西将军、秦州刺史,但同年就被前秦将领苻雄击破,于是出奔凉州,向前凉归降。张重华厚待他,任命他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张重华更派了将军张弘及宋修率一万五千兵与王擢会合,让他进攻前秦。次年(353 年)两军交战,王擢大败逃奔姑臧,张弘及宋修都战死。张重华素服为阵亡将士举哀,也安慰其家人,更加再命王擢进攻前秦秦州,最终取胜,夺取秦州。张重华因而上疏东晋请求伐秦,东晋则进张重华凉州牧。
建兴四十一年(353 年),张重华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七,葬显陵。私谥为昭公,后改桓公,东晋则赐谥号敬烈公。重华病重时曾下手令征召谢艾为卫将军、监中外诸军事以辅政,但最终为重华兄张祚等人压下,终由张祚辅政,不久更废掉张重华的世子张曜灵,自己登位。张祚称帝,追谥张重华为桓王,上庙号世宗。
1.6 张祚时期
建兴四十一年(353 年)张重华病重时,曾下手令召酒泉太守谢艾入朝辅政,但为赵长等压下。同年张重华死,由其年幼的长子张曜灵继位,赵长等就假称张重华遗令,以张祚为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抚军将军身份辅政。时赵长等以张曜灵年幼,称国家需要年长君主,张祚因与张重华之母马太后通奸,遂煽动马太后废黜了张曜灵,立张祚为主。张祚于是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张祚位后即淫乱张重华的妻妾及其未嫁女儿。
和平元年(354 年),张祚称帝,改元“和平”,设宗庙、八佾舞,并置百官,尚书马岌因切谏被免官,郎中丁琪进谏更被杀,又杀谢艾。张祚又曾进攻骊靬,但大败而还。同年东晋桓温北伐,也有配合北伐的秦州刺史王擢派人报告张祚称桓温善于用兵,军势难测。张祚闻讯恐惧,但还担忧王擢会倒过来进攻自己,于是派人暗杀他,但因被王擢发现而不成。张祚在暗杀失败后更加恐惧,于是出兵声称要东征,实则是想西退至敦煌自保,只是遇上桓温退兵才取消行动。不过,张祚仍继续打击王擢,派了牛霸率三千兵打败王擢,逼使王擢投降前秦。
张祚治国不道,曾置五都尉去专抓别人过失,又限定四品以下官员不得送赠衣布,庶人不能畜养奴婢及乘坐车马。张祚为人荒淫暴虐,国人无不侧目,都作讽刺其淫乱的诗。和平二年(355 年),张祚因不欲河州刺史张瓘强大,于是命令他去讨伐叛胡,其实已派易揣及张玲率三千兵袭击张瓘。王鸾识术数,向张祚说:“这支军队出去,肯定不会回来,凉国会陷于危险。”更上陈张祚三不道。张祚闻言大怒,认定王鸾所说是妖言,将他处斩。王鸾临死前就说:“我死后,军队在外面战败,大王在内死亡,肯定会发生的!”张祚更诛杀王鸾一族人。不过,张瓘就杀了张祚派去代其守枹罕的索孚,易揣等渡过黄河途中就被张瓘攻击,张瓘更出兵跟随单骑逃还的易揣,兵向姑臧。张瓘军前来的消息震动姑臧人心,时宋混、宋澄兄弟因其兄宋修与张祚有前嫌,就出城聚众响应张瓘,并反攻姑臧。时张瓘传檄州郡,要复立张曜灵,故张祚就派杨秋胡杀害张曜灵;另又收捕并处死张瓘的两个弟弟张琚及张嵩。二人知要被捕时却在市招募数百,大叫张瓘大军已经到达姑臧城东,恐吓敢动手的人要被诛三族。收捕的人果被吓退,然后二人西城门迎宋混等入城。赵长等人惧怕因拥立张祚获罪,于是请马太后出殿,改立张玄靓为主,不过易揣等人却引兵入殿,收杀赵长等人。宋混等入城后,张祚按剑命令部众死战,但因为他失众心,将士根本毫无斗志,张祚于是为宋混等杀死,头被斩下宣示内外,更遭曝尸在大道左边,城内人民都大呼万岁。
事后张祚以庶人的礼仪下葬,直至其弟张天锡即位时,才改葬到愍陵,追谥为威王。
1.7 张玄靓时期
和平二年(355 年),张祚被杀,张玄靓被宋混、张琚推为大将军、凉州牧、护羌校尉、西平公,恢复年号为建兴四十三年。不久,河州刺史张瓘返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张玄靓再被推为凉王,政事决于张瓘。次年(356 年)前秦派使者阎负、梁殊前来,要劝说前凉臣服于前秦,张瓘恐惧,于是劝导张玄靓向前秦称藩,而前秦亦以张玄靓所称的官爵授命。
张玄靓继位后,前凉国内先后有李俨、卫𬘭和马基等人反叛,张瓘击败了卫𬘭并讨平马基。其时张瓘、张琚兄弟赏罚都依从自己爱恶,无视纲纪,又不听谏言,故并不得人心。可是他们自以势力强大,且有功勋,所以有篡位的意图,然而就忌惮忠心刚直的宋混。建兴四十七年(359 年),张瓘征集了数万兵并会聚于姑臧,想要消灭宋混兄弟,宋混及宋澄知道后率领壮士杨和等四十多骑到南城,并向各个兵营宣称张瓘谋反,太后下令诛除他,很快就召集到二千多人。随后宋混率众与张瓘决战,张瓘兵败,其部众都背弃张瓘,向宋混投降,张瓘兄弟于是自杀。事后宋混代替张瓘掌政,张玄靓为宋混所建议去凉王称号,改称凉州牧。建兴四十九年(361 年),宋混去世,张玄靓顺从宋混遗言而让宋澄掌政,不过右司马张邕不满宋澄专政,同年即起兵攻灭宋澄,并诛杀宋氏一族。张玄靓随后又改让张邕与叔父张天锡共同掌政。可是,张邕自恃功勋大而行事骄纵,滥用刑法,更与马太后私通,树立党羽,很不得人心,张天锡就是再次发动政变,张邕兵败自杀,其党众皆被张天锡诛杀。张玄靓遂以张天锡一人掌政。十二月,张天锡让张玄靓改奉当时东晋的升平年号,称升平五年。晋廷则授张玄靓大都督陇右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刺史,西平公。
这个马太后真牛逼
升平七年(363 年),马太后去世,张玄靓以其母郭夫人为太妃,而郭夫人因不满张天锡专政而与张钦图谋发动政变,可是图谋外泄,张钦等人都被张天锡杀害。张天锡随后便发动政变,派兵入宫杀死张玄靓,向外宣称张玄靓暴毙,享年十四岁。
1.8 张天锡时期
1.8.1 张天锡专政
升平七年(363 年),郭太妃以张天锡专政,与张钦密谋诛杀张天锡,事泄,钦等皆死;右将军刘肃于是劝张天锡自立,天锡遂会刘肃夜袭皇宫,杀张玄靓。张天锡自称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并派使者出使建康请命,东晋于是在 366 年授张天锡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陇右关中诸军事、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封西平公。前秦亦派大鸿胪授张天锡大将军、凉州牧、西平公。
张天锡登位后多次在园池设宴,又沉迷于歌舞和女色,荒废政事。张天锡更将两个亲信刘肃及梁景收为养子,让二人参与朝政,令人们有怨言和恐惧,索商及天锡堂弟张宪曾经劝谏他但不获授纳。张天锡于升平十年(366 年)与前秦断交,并在进攻李俨时与前秦发生军事冲突,并俘获了阴据和他率领的五千兵。升平十五年(371 年),前秦攻灭仇池,送还阴据及其士兵回国,并派梁殊及阎负随行,顺道送达前秦丞相王猛的书信,暗示要张天锡别和前秦作对。张天锡看后十分恐惧,于是派使者向前秦谢罪,向前秦称藩,前秦天王苻坚任命其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河右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凉州刺史、西域都护、西平公。然而因张天锡因为惧怕前秦吞并,于同年在姑臧设坛,遥与晋三公盟誓,又派从事中郎韩博出使东晋,并写信给东晋大司马桓温,约定大举出兵北伐,会师上邽。
1.8.2 前凉灭亡
升平二十年(376 年),苻坚征召张天锡入朝任武卫将军,同时派了苟苌、毛盛、梁熙及姚苌等率十三万步骑至西河郡,预备一旦张天锡拒绝应命就进攻前凉。张天锡接到梁殊、阎负送来的诏命后问及众僚意见,除席仂建议送货款和质子,徐图后计外,大部分人都认为凉州有精兵及天险,可以取胜。张天锡于是决定反抗,派马建率兵二万抵抗秦军,并命人射杀两名前秦使节。面对秦军进攻,马建惧而退守清塞,张天锡又派掌据率兵三万与马建屯于洪池,自率五万屯金昌城。可是,苟苌随后进攻掌据时马建就投降前秦,掌据战死,张天锡又派赵充哲为前锋,率五万兵与苟苌等作战,但又在赤岸大败,张天锡出城意图再战,但因金昌城中反叛而被逼逃回姑臧并请降。苟苌等到姑臧后受降,并送张天锡到长安,其他郡县都降秦,前凉灭亡。苻坚在长安为张天锡建了府邸,任命他为侍中、北部尚书,封归义侯。
晋太元八年(383 年),晋军于淝水之战击溃来攻的前秦军,当时张天锡任征南大将军苻融的司马随军,趁机南奔东晋,东晋朝廷下诏以张天锡为散骑常侍左员外,复封为西平郡公。后转拜金紫光禄大夫。后曾加授庐江太守,桓玄掌政时为了招抚四方而任命张天锡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义熙二年(406 年),张天锡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追赠为镇西将军,谥号悼公。
张大豫是张天锡次子,被立为世子,张天锡投靠东晋时,他来不及随往,又怕前秦苻坚加害,无奈投奔长水校尉王穆,在河西由焦松、齐肃、张济等人拥立占据阳坞,自称凉王、抚军将军,改元凤凰。 不久,前秦将领吕光奉皇帝苻坚之命征讨张大豫,吕军一时大败,但张大豫不纳智囊王穆之言,因胜而骄,用强兵伐吕,虽得建康太守李隰、祁连都尉严纯相助,但吕光寻机攻破对方兵营,张大豫军大败。张大豫逃奔广武,被当地人捉住交给了吕光,被吕光斩杀于闹市。
2 人物与世系
2.1 王位世系
2.2 重要人物
2.2.1 谢艾
谢艾初为前凉君主张重华的主簿。建兴三十四年(346 年),后赵将领麻秋、王擢攻凉,金城太守张冲降赵,凉州震动。时张重华派了征南将军裴恒抵抗,裴恒却在广武防守,久久不战。司马张耽就向张重华推荐由谢艾领兵,认为必能抵御并消灭外敌。张重华于是问谢艾有什么策略,谢艾遂自求七千兵以破敌。张重华十分高兴,授谢艾中坚将军,率步骑五千进击麻秋。谢艾进兵振武,与后赵军大战,大败对方并杀五千多人。谢艾因功获封福禄伯。
次年,后赵将领石宁增援麻秋,凉将宋秦又降赵,张重华又以谢艾为使持节、军师将军,率三万步骑兵进军临河。谢艾乘轻车,载白帽,鸣鼓而行,麻秋见此认为是对方轻视自己,大怒之下命三千黑矟龙骧进攻。谢艾身边的人见状都很惊惶,左战帅李伟更建议谢艾弃车乘马,但谢艾不但不听,还下车坐在胡床指挥军队,后赵军见此就以为有伏兵,不敢前进。同时,凉将张瑁率兵阻截后赵军后方,赵军后退时谢艾就乘势进攻,终大破赵军,赵将杜勋、汲鱼阵亡,俘杀共一万三千人,麻秋单骑退还大夏。张重华以功进谢艾为太府左长史。
不久,麻秋与石宁率十二万兵进屯河南,张重华派了将军牛旋抵御,但退守枹罕,姑臧人心震恐,张重华想亲征,为谢艾及索遐谏止,于是又任命谢艾为使持节、都督征讨诸军事、行卫将军,索遐为军正将军,共率二万兵抵抗。时孙伏都也来增援麻秋,赵军遂于长最筑城。谢艾誓师时有风吹动牙旗,令旗向东南舞动,索遐于是激励士兵:“以风为号令,今日旌旗指向敌人,上天都帮助我们呀。”谢艾随后出兵神鸟,击退了王擢前锋,随后又进攻麻秋,大破对方并令其退还金城。谢艾回军时顺道讨伐叛凉的斯骨真等共一万余落,共杀千多人,俘二千八百人和牛羊十多万头,大胜而归。
谢艾助前凉击退了后赵,张重华亦善待他,却招来平时得张重华宠信的人妒忌,于是联合起来中伤他,谢艾因而外调为酒泉太守。建兴四十一年(353 年),张重华病重,下手令想征召谢艾入朝为卫将军、监中外诸军事,担当辅政工作,但遭张祚及赵长等人压下而未能传达。同年张重华去世,世子张曜灵继位,张祚就矫令为辅政大臣,不久更废掉张曜灵自己登位,并杀害谢艾。
谢艾文武兼备,除善于用兵外,还著有《谢艾集》,共八卷。北凉哀王沮渠牧犍在位时,曾向南朝宋贡献方物,其中就有《谢艾集》。此书直到唐朝初年仍然存世,魏徵编撰《隋书·经籍志》时,著录此书。不过我尝试搜索《谢艾集》,试图给出该书的链接,一直未能找到蛛丝马迹,或许该书已经失传?
谢艾在酒泉,也是颇有作为的,据《河西旧事》载:“福禄(酒泉)城谢艾筑,城下有金泉,味如酒,故名酒泉。”谢艾还创建了酒泉的钟鼓楼,作巡逻、报时、防寇报警之用,现在酒泉仍存此楼,不过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1。 谢艾筑建的福禄城在《十三州志》记载比较详细。这座南北长,东西窄的矩形小城,在明代洪武二十八年(1395 年)增扩肃州城时,除东城墙拆除外,其余三面城墙均夹裹夯筑于又高又厚的明代新城垣之中。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对明代夹裹夯筑的城墙拆除时,发现了谢艾建造的福禄城南门,这座壮观的晋代城门经过修缮,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
有意思,这是霍去病之后,又一个「酒泉」名字的来历。
3 部分事件年表
- 291 年,八王之乱开始
- 301 年,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
- 305 年,张轨击败鲜卑若罗拔能,被晋惠帝封为安西将军,封安乐乡侯。
- 308 年,张轨患风搐不能说话,由其子张茂代管凉州。同年,凉州大族张越、张镇兄弟试图谋反,被镇压。
- 311 年,永嘉之乱,洛阳及长安被前赵军队攻陷。
- 313 年,张轨被封为西平公。
- 314 年,张轨去世,其子张寔代行张轨官位。
- 317 年,司马睿即位为帝。
- 319 年,司马保自称晋王,置百官并改年号。同年司马保被部将张春所杀,而张寔被行刺而死。张寔死后,因儿子张骏年幼,由弟弟张茂继位。
- 322 年,张茂派派韩璞率兵占领陇西南安郡境,并在当地置秦州。
- 322 年,前赵进攻前凉,张茂派使者向前赵称藩,前赵将张茂封为凉王。
- 324 年,张茂病死。因张茂无子,张骏被推举继位。
- 327 年,张骏听闻前赵败于后赵,因此除去前赵所授的官职,恢复使用晋朝的爵位。
- 329 年,前赵亡于后赵。前凉向后赵称臣。
- 346 年,张骏去世。张重华即为,袭爵平西公。同年后赵派兵侵扰前凉,张重华启用谢艾大破赵军。
- 347 年, 后赵再次进攻前凉,又被谢艾击败。
- 352 年,后赵西中郎将王擢被前秦击败,出奔凉州。张重华派遣其进攻前秦,但失败。后再次进攻,取胜并夺得秦州。
- 353 年,张重华因病去世。享年 27 岁。张祚煽动张重华之母马太后废黜张重华年幼的长子张曜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
- 354 年,张祚称帝,杀谢艾。同年恒温北伐,张祚担忧秦州刺史王擢,最终使得王擢不得不投降齐前秦。
- 355 年,张祚欲打河州刺史张瓘。张瓘起兵传檄州郡,要复立张曜灵。时宋混、宋澄兄弟因其兄宋修与张祚有前嫌,就出城聚众响应张瓘,并反攻姑臧。故张祚杀张曜灵。张祚在姑臧城内乱中被杀。同年,张玄靓被推举为前凉之主,政事决于张瓘。
- 356 年,前凉臣服于前秦。
- 359 年,张瓘与宋混内战,张瓘兵败自杀。张玄靓为宋混所建议去凉王称号,改称凉州牧。
- 361 年,宋混去世,宋澄掌政。右司马张邕起兵攻灭宋澄,并诛杀宋氏一族。张玄靓随后又改让张邕与叔父张天锡共同掌政。张天锡再次发动政变,张邕兵败自杀。
- 363 年,马太后去世。张玄靓之母郭夫人联合张钦发动政变,但事泄被杀。张天锡随后发动政变杀死张玄靓,向外宣称张玄靓暴毙。
- 366 年,张天锡与前秦断交。
- 371 年,前秦攻灭仇池,张天锡向前秦谢罪,并称藩。
- 376 年,前秦攻灭前凉。
- 383 年,前秦在淝水之战中被击败,张天锡趁机投降东晋。张天锡子张大豫被拥立,同年张大豫被吕光击败,被杀。
- 406 年,张天锡去世。
4 文物与名胜
4.1 武威雷台墓与铜奔马
甘肃省博物馆的《武威雷台汉墓》(《考古学报》1974 年第 2 期)通过考察出土文物的铭文内容、墓制规格、钱币特点,认为雷台 1 号墓为东汉“张某将军”夫妻合葬墓。
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学者对此结论提出质疑。何双全基于自己长期在河西地区的考古实践,认为雷台墓规模、结构、形制都与晋墓一脉相承,“其相对年代应在晋末前凉初,即愍帝建兴元年(313)以后”(《武威雷台汉墓年代商榷》,《中国文物报》1992 年 8 月 9 日)。这个时间比《武威雷台汉墓》框定的“东汉灵帝中平三年至献帝期间(186—219)”推迟了百年左右,可谓断代方面的重大突破。
吴荣曾从古钱学角度得出了与何双全类似的结论。他在《“五朱”和汉晋墓葬断代》(《中国历史文物》2002 年第 6 期)一文中认为:“墓中出有小型的五朱,直径为 1.6 厘米。五朱出现于三国早期。如直径在 1.5 厘米左右的,其年代似更晚一些。”西安田王晋墓、敦煌祁家湾 321 号墓出小五朱,“同样出小五朱的雷台墓,其年代也应靠近西晋为合适”。吴文推断雷台 1 号墓下葬的具体时间在 290 年左右。
这个证据可谓“铁证”。小五朱是东汉以后出现的货币,雷台 1 号墓中存在小五朱,因此,此墓绝非汉墓。
综合吴荣曾、何双全的看法,雷台 1 号墓的年代在“290 年左右”到“313 年以后”。那么,究竟到什么时候呢?
笔者认为,至少可以到前凉政权结束之际(376)。首先,西晋、前凉墓的区别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就平民墓而言,何双全也认为晋代“砖墓渐衰,以土洞为主,无装饰,随葬物少而粗糙,金属品少见,大都用木器,钱币量少质劣”。但是,如果墓主人是王侯级别,那么前凉墓在墓葬结构、规模方面仍承袭晋代之风,高大宏伟、结构复杂。其次,前凉沿用魏晋货币,小五朱出现在前凉墓中也是正常的。
全文见中国社会科学网的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的这篇文章发表时间是 2019 年 10 月。甘肃武威雷台墓因出土铜奔马(中国旅游标志原型)而知名。然而,关于此墓的年代与主人,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2017 年有一篇联合早报上的文章讨论过这个问题(维基百科上铜奔马的词条的 Reference 就是这个报道。
对于这件铜奔马的年代及其拥有者(墓主),学术界同样众说纷纭。雷台,这个地名因道观“雷祖观”而得名。此道观始建于明代,系在古墓封土的基础上垒土成台。当地人更习惯把这里叫做“张家大坟”,是当地姓张人家的祖茔地。现已考古发掘出了两座古墓,出土铜奔马的古墓定为“一号墓”。
甘肃省博物馆在考古报告中认为,此墓年代是东汉晚期,在“东汉灵帝中平三年至献帝期间(公元 186 年至 219 年)”,故称“雷台汉墓”,其依据是所出土的“五铢”钱和文物上“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等铭文,遂断定铜奔马是东汉文物。但有不少学者并不同意考古报告的结论,雷台古墓断代目前已出现东汉、汉魏、西晋、晋末前凉、前凉等五种说法,其中,西晋墓一说影响最大。
4.2 福禄门
据《十三州志》记载,酒泉古城曾被一场强烈的大地震摧毁,直到东晋恋永和二年(公元 346 年),前凉张重华封谢艾为福禄伯,后谢艾出任酒泉郡太守,便在古郡的废墟上重建酒泉城,谢艾所建福禄城,规模很小,明洪武 28 年(公元 1395 年),由肃州卫指挥使裴成主持建筑东城,城址扩大一倍,原东城门位居中心,改建成钟鼓楼,原城墙加厚,原南城门被夹裹在城墙之中。明万历二年(公元 1574 年),又用砖包砌肃州大城,从此原南城门便渐渐被遗忘了。
扩建后的肃州古城规模宏伟,十分壮观。《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中记载:“今卫城(指酒泉)八里,有奇门三”,建国后,肃州古城保留仍比较完整。后来因为城市建设需要,古城墙被逐渐拆除,只有福禄门被保存下来,成为肃州古城唯一的最初见证,供人们瞻仰。
图 3 上看着门还比较高,其实非常小。这里有一个Acfun 上的视频,可以看到城门的全貌。下面的地图中中心小型环状道路处为城门地址。车站麻辣烫西南侧。
4.3 武威大云寺
大云寺,原名“宏藏寺”,始建于晋哀帝兴宁元年(363 年),为张天锡所建造。唐载初元年(689 年)七月重修后改今名。历史上寺院屡遭地震、兵燹破坏。明洪武十六年(1383 年),日本僧人沙门志满曾长途跋涉来凉州朝拜大云寺,并主持募化重修。1927 年 4 月 23 日,河西发生 7.8 级地震,大云寺又遭严重破坏,寺内的古钟楼得以留存。1981 年 9 月 1 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云寺位于雷台东南方不远处。
5 评论文章与资料整理
5.1 诗歌
支撑我找到这些诗歌资料的东西就是对于谢艾这个人的故事的欣赏了。下面的诗歌也大多数都是关于谢艾的。英雄人物给人的感动总是能穿越时间的迷雾。
官从主簿至专征,谁遣凉王破赵名。
益信用贤由拔擢,穰苴不是将家生。
周昙,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代诗人。唐末,曾任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今台湾中央图书馆有影宋抄本《经进周昙咏史诗》三卷。《全唐诗》将其编为二卷,共 195 首,这种形式与规模的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颇为罕见。
周昙所作的《六朝门》是一个系列,该系列以歌咏(不一定是褒义)历史人物为主。
这诗咋像是写谢艾呢?谢艾开始的官职是主簿,张轨好像没有做过主簿。且谢艾在被推举时,《晋书·张轨传》是如此记载的:“牧府相司马张耽言于重华曰:‘臣闻国以兵为彊,以将为主。主将者存亡之机,吉凶所系,故燕任乐毅克平全齐,及任骑劫丧七十城之地,是以古之明君靡不慎于将相也。今之所要在于军师,然议者举将多推宿旧,未必妙尽精才也。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苴之信非旧将也,吕蒙之进非旧勋也,魏延之用非旧得也。盖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今彊寇在郊,诸将不进,人情骚动,危机稍逼。主薄谢艾兼资文武,明识兵略,若授以斧钺,委以专征,必能折冲御侮,歼殄凶类。’”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西凉簿指谢艾。苏轼以谢艾自比。
古章乘一障,不过提千兵。
今握数万众,独自制名城。
诸将俯听命,莫敢辄吐声。
堂下选騕褭,帐中图峥嵘。
山川在目中,虏寇来必平。
谁人识谢艾,只是一书生。
梅尧臣(1002 年-1060 年),字圣俞,行二,世称宛陵先生,又称梅二十五。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 年)四月十七日生于江南东路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双溪)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是宋代的一位非常重要诗人,从尧臣起,宋诗打开了自己的道路,他与苏舜钦,世称“苏梅”,一同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尧臣在世的时候,欧阳修十分推崇他,后辈如司马光、王安石、苏轼也是对他交口称赞。
5.2 关于评价前凉奠基者张轨的文章
张轨是乱世里真正的英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张轨对上忠心晋室,多次出兵护佑朝廷,几乎是当时唯一在军事和物质上不遗余力支持西晋朝廷的方镇,京师歌之“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对下招抚流民,安抚士庶,选拔贤才,不但其治下凉州安定,甚至绵延数世,号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对外抵御贼寇,先后击败刘聪、王弥,直至西晋大厦倾覆,依然世代据守河西,奉中原王朝正朔,其后人又先后抵挡了前赵刘曜、后赵石虎的进犯,直到比汉人还汉人苻天王时代。
说张轨保住了北方汉人的文明,虽然言过其实,但毕竟有迹可循,只是夸大了。但要说中华民族拯救者给他提鞋都不配,张轨还是当得起的。
张轨出身安定张氏,少年时随父任居于洛阳,在高门显赫的洛京属于不入流低级士族。不过张轨的人生中充满了贵人提携,先是被中书监张华赏识,目为“二品之精”,后又被卫将军弘农杨氏的杨珧辟为掾属,后来又迁散骑常侍,为都督雍凉军事的梁王司马彤司马。
张轨在洛阳的仕途是很顺利,但张轨还是跑了,这是客观环境的限制。张轨“以晋室多乱,阴图保据河西”,实际上是因为洛京的政局过于混乱,张轨呆不下去了,他没有把握每次政变后都有贵人相助了。最开始贾后诛灭外戚三杨,提携张轨的弘农杨氏三杨之一的卫将军杨珧被杀,但贾后依靠张华执政;后来赵王司马伦政变推翻贾后,赏识张轨的司空张华被杀。司马伦重用其兄梁王司马彤,司马彤为太宰守尚书令,所以张轨依然安然无恙。但张轨不可能每次运气都这么好,都有贵人给自己站队。所以跑就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了。司马彤也很顺利的批准的张轨的要求,出为“持节护羌校尉、凉州刺史”。
至于为什么要跑去凉州,就更好了理解了,因为别的地方去不了。安定张氏虽然在洛京不入流,但回到河西就是毫无疑问的大族了。安定张氏“世孝廉,以儒学显”,张轨母陇西辛氏,同样是凉州大族。当时正是三王讨伐司马伦前夕,齐王司马囧镇许昌、河间王司马颙镇关中、成都王司马颖镇邺城,都心怀鬼胎窥视洛京,已经形同割据,张轨没那个实力身份去和司马氏宗王争夺天下膏腴之地。其余如北方幽州已经落入了势力庞大的太原王氏大搅屎棍王浚手中,川中正值李特带领流民建立成汉的混战,至于南方干脆就是他人国土,孙吴亡国不过二十年,江东世族根深蒂固,连此后开基江左的司马睿都艰难立足,更不用说张轨了。
张轨到凉州后,大败反叛的鲜卑,树立起了个人威信。然后大力拉拢凉州本地大族,宋配、阴充、氾瑗、阴澹为股肱谋主,尤其是阴氏家族号称“轨保凉州,阴澹之力”,“阴氏门宗强盛”,除了阴氏、宋氏、氾氏,此外还有敦煌索氏、陇西李氏、敦煌张氏等当地豪强。张轨在凉州时“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量中原失传的经籍。最终在张轨的努力下,凉州内政清明、秩序井然、经济繁荣,张轨成功把凉州变为了世外桃源,号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中外避难来者,日月相继”。谣谶曰:秦川中,血没腕,惟有凉州倚柱观。
永嘉之乱,中州士人避地河西,故凉州号称多士。虽然风流文采比不了实力强大开基江左的琅琊王氏等西晋时即为一流士族的顶级门阀,但托命河西还是要远比战乱不休的河北、山东安定太多,故而依然多有世传经学的家族旧门,讲经授徒。这些旧门又不如江左士族一样入玄,反而保留了大量昔时儒学经典,待到北魏统一北方,河西士人融入北魏统治,又为北魏甚至隋唐典章制度做出了些许贡献。